“一带一路”我的路 | 老挝农冰村小学学生:北京 我们来了! 时间:2019/05/01
农冰村小学位于老挝首都万象市郊,是当地一所拥有55年历史的学校。几年前,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支持老方在原址上重建了一座800平米的新教学楼,并为学校引入了中文教学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在老挝落地,更联通了两国人民的心。
2017年5月,第一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。在对峰会进行的特别报道中,一群老挝的孩子出现在了我们的电视屏幕上。
这些孩子就来自农冰村小学。他们不但喜欢学习中文,唱中国歌,更期待着能够来到中国。两年过去了,农冰村小学孩子的梦想即将成真。
在农冰村小学校长本米询问这些孩子谁想去中国时,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。校长告诉孩子们中国很美丽,发展也很好,如果他们想去中国就一定要好好学习中文。
虽然位于首都万象市郊,农冰村小学却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学校之一。因为这里教中文。
拉撒弥家距离学校15公里远,但他坚持送女儿到这里来上学。像拉撒弥这样的家长可不少。每天清晨,农冰村小学门口是周边最热闹的地方。
可是就在几年前,农冰村小学还是当地硬件最差的学校。
伴随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,2013年,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老挝首个惠民项目支持下,农冰村小学建起了新教学楼,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。
从2013年到2019年,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对农冰村小学的支持不断加深,不但建设新校园,还引入中文教师、开设中文课程,全面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。昔日最差校园成了万象市的“示范学校”。
农冰村小学校长本米·维莱姗:我们有专门的中文课程、有音乐教室、也能教中文歌,还有很多中国的照片可以展示给学生,让他们了解中国。学生们都很爱学中文,家长们也很高兴,因为在老挝,现在学习中文很热门。
56岁的本米校长正在准备她的北京之行。
本米·维莱姗:我叫本米·维莱姗,我想感谢中国。
两年前,农冰村小学的孩子们就想来中国,可惜未能成行,他们只能选择用歌声来表达对中国的喜爱。
而最近他们终于收到邀请,将于4月底到北京参加第二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相关活动。
本米校长还带着孩子们精心准备送给中国的礼物。他们计划将这些图画作品编辑成册,带到北京。
农冰村小学学生哒大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画作,画上有北京、故宫还有现代化的新学校,这些画作寄托着孩子的一片真情。
本米·维莱姗:这张画里既有老挝的代表性建筑,也有中国的代表性建筑,寓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将老挝和中国联系了起来。这张画完成之后将被收录到我们的画册里,作为送给中国的一份礼物。
农冰村小学学生:北京,我们来了!